如果不愿主动调整,中国将付出极高代价。
第三,是加剧通货膨胀。在90年代末的时候,我开始意识到会有经济危机,是因为我可以看到我进酒吧的时候以前放的是体育比赛,现在放的是经济新闻,所以我觉得股市有问题了。
问题在于,带着泡沫的房价,上涨趋势能否延续呢?由此带来的泡沫累积的隐患,将如何来收场?当民众为泡沫承受巨大的痛苦和代价,制约内需发展的最大一个羁绊又该给这个民族带来怎样的后果?世界发达国家都是听任房价下跌,自我挤压泡沫,当房价下跌到与民众购买力相对接的时候,可视为泡沫挤压到正常水平,房地产市场又会在民众实际购买力的支持下激活成交量,消化掉库存,重新步入健康发展轨道。所以,从大众文化当中都体现出了金融热情的话,或者是过分的热情就意味着有问题了。我在《中国怎么办——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》一书中指出:在许多城市,购买一套房,相当于消耗掉一个中等收入家庭一辈子的收入。民众为什么缺乏购买力?关键原因有三点:一是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,当人均GDP在2003年突破1000美元以后,仍在大幅度向政府倾斜,而未像发达国家那样,向居民和企业倾斜。中国几乎是唯一一个在房价高位时,促使金融系统与房价更紧密糅合在一起的国家。
高房价对民众购买力的蚕食作用是极其明显的。透过房价与房租的巨大差距,人们更容易发现泡沫的严重性。就我所知,现在,很多房子都租不出去。
我希望,那些大力鼓吹泡沫的人,能够站出来,为造成损失承担责任。然而,到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喂饱这头野兽之时,泡沫也就破裂了。平均租金收益,如果算上那些租不出去的房子的话,真是低得可怜。政府先是掀起了流动性巨浪,然后想关上这个水闸。
中国的财富差距现象已非常严重,泡沫使情况变得更糟。散户投资者普遍认为,政府不会让股市在共和国60周年大庆之前掉下来。
股市从无救世主 股市又处于最后的疯狂。如此造成的社会后果可能相当严重。在美元疲弱时,这一说法听起来有些道理,因为泡沫可以在经济降温时,带来更多的流动性。一连串的泡沫,可能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。
在股市泡沫中,大部分家庭会损失,而极少数人则赚得盆满钵满。然而,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,可能会促使政府冷却一下过热的情绪。毕竟,13亿人的住房需求几乎是无限的。如果今后几年内全球经济仍将下滑,我们或许可以看到,中国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每年都要来这么一次大波动。
不过,在明年某个时候,两个市场可能会再次爆发泡沫。产能绝对过剩,即没有足够的人来住满所有的房屋,可能这一状况很快就会出现。
泡沫除了造成再分配的净亏损,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后果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和流动资金被吸入市场,价格被进一步哄抬,不断验证着人们看多的预期。
当然,房地产价格也将非常低,并一低再低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在大势发生逆转时,政府并没有能力去扭转市场趋势。在泡沫肆虐时期,他们的出生率下降,随后,尽管政府激励,这一状况也没有改变。这种做法,不但能够保存弹药,还能限制泡沫的规模,在泡沫最终破灭时,把危害降到可控范围内。由于美联储实行零利率政策,加之美元疲软,中国的外汇储备水平很高,贷存款比例又很低,因此,造成流动性增加,将进一步扩大泡沫。目前,在全国范围内,每平方米房价已经相当接近美国的平均水平。
当美元恢复强势时,可能在2012年,中国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,可能会像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一样,遭遇雪崩。照此发展,几乎可以肯定,中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将会硬着陆。
目前的泡沫,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鼓励银行贷款和超低的银行间利率造成的。如果私人开发商试图跟着国有企业追涨土地市场,无异于自杀。
无论从百姓的购买力,还是预期的出租收入看,中国的房价都高得离谱。过去,中国股市大起大落,这表明政府根本无力阻止市场下跌。
当泡沫破灭的时候,房地产价格下降,低生育水平的文化观念是无法改变的。泡沫的爆裂将给整个国家带来极坏的后果。例如,商人再也不愿意把精力放在实体经济中,转而投入时间和精力,从事市场投机。但由于很多人正乐在其中,政府不会先发制人,消灭泡沫。
最后的疯狂往往不会持久。中国房屋每平方米均价,相当于一般人三个月的工资收入,这一水平也许在世界上都是最高的。
建筑空置,代表着永久性损失。中国的城市居民人均占有住房面积为28平方米,按国际标准来衡量的话,这一水平也相当高。
我觉得,政府可能会采用这一策略。当美元复苏时,中国的资本市场,也许整个经济,都将出现硬着陆。
相反,如果全球经济那时依然疲弱,依照我个人观点,股市、房地产市场和经济都将出现硬着陆。尽管中国已经历30多年的高增长,但很少有公司拥有全球竞争力。从历史经验看,这一波上涨将在十一之前逐渐熄火。有些人认为,中国的房地产一向如此:房价越来越高。
当美元再次变得强势时,流动性将会重重地击破泡沫。当然,货币政策可以促成一个短暂而火爆的美元牛市。
房市蜃楼 房地产泡沫通常导致经济过热。一个流行的说法是,在泡沫起来时,钱从一个人的口袋进了另一个人的口袋,只要钱还在中国国内流动,就不会产生什么长期危害。
如果政府尽其所能制造流动性,那么,当泡沫破灭时,连挽救的弹药都没有了。虚妄的泡沫无害论 走走停停的方法可能会降低这一风险。